本网讯 2025年7月9日上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缅甸语教研室主任张哲老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题为“民国时期的中缅佛教文化交流——以法舫法师赴缅为例”的专题讲座。讲座由东南亚学院(东南亚研究院)、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中南半岛研究中心共同主办。
讲座伊始,东南亚学院院长刘志强教授对张哲老师的学术背景、研究专长、主要成果等做了介绍,并代表学院向张哲老师应邀为我院师生举办讲座表示感谢。同时,对我院缅甸语专业与北大缅甸语专业之间的交流合作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刘志强教授介绍张哲老师学术背景
讲座过程中,张哲老师首先对民国时期僧侣入缅募化、弘法、朝礼的情况做了梳理介绍。重点考察了僧侣入缅的目的、主要活动、代表性僧人的主要经历等内容。之后,张老师聚焦讲座主题,从法舫法师个人生平、入缅路线和过程、在缅甸期间的主要活动、入缅前后的研究著述、代表性考察报告等多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法舫法师赴缅对民国时期中缅佛教文化交流产生的影响。最后,张老师对法舫法师赴缅的缘由及赴缅活动的影响和意义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和评价。

讲座现场
讲座结束之后,张哲老师与我院师生深入交流互动。缅甸语专业师生、学院亚非语言文学专业硕博士研究生等纷纷就讲座涉及的相关问题向张老师请教。张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和实地考察,对我院师生提出的缅甸佛教文化的特质、佛教文化交流对民国时期中缅日三国关系的影响、赴缅僧侣考察报告对缅甸历史文化研究的价值等问题做了详细解答,并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经验和方法。讲座取得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成效。

我院师生与张哲老师互动交流
主讲人简介:
张哲,博士,北大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北大外国语学院缅甸语教研室主任、讲师,长期从事缅甸语教学与缅甸文学、上座部佛教研究工作。曾发表《缅甸诗歌的现代转型》、《缅语巴利语借词研究》、《心路(vīthi)——上座部九心轮论简析》等论文数篇。合著《东南亚宗教艺术》、合译《缅甸诗选》。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诸文明在印度洋地区的交流交汇研究”、“古代东方文学插图本史料集成及其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共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东方文学与文明互鉴:多语种古代东方文学插图本比较研究”项目等教育部重大项目共4项、参与国家社科一般项目及教育部等省部级项目若干。
图文:张卫国
初审:胡文娟
复审:刘晓霞
终审:刘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