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亚非语言文学二级学科博士点

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南亚学院(东南亚研究院)于2024年组建成立,其前身为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在许友年、黄华等数代前贤的辛勤耕耘下,学院经过多年努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诸多领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学院现有8个本科专业,分别为印度尼西亚语、越南语、泰语、马来语、老挝语、柬埔寨语、缅甸语菲律宾语等东南亚语种专业。学院于2018年获批广东省珠江学者学科岗位——亚非语言文学1个,该学科涵盖亚非语言文学研究生专业和8个本科专业。2018年,学院成为“越南研究智库联盟”核心成员单位之一。2019年获批亚非语言文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同时招收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2021年获批教育部国别和区域半岛研究中心——中南半岛研究中心。2019年学院泰语、越南语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印度尼西亚马来语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老挝语、柬埔寨语、缅甸语获批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菲律宾语专业获批成立。

学院目前有在职专任教师3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90%以上的教师具有海外学位或海外研修经历。教师队伍中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0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委1人,国家社科基金结项鉴定专家1人,国家留学基金委评委1人,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1人,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非通用语分委员会委员1人。2025年,学院有在校本科生245人,硕士研究生24人,博士研究生6人

科学研究方面,形成了以东南亚语言文学研究和区域国别研究为重点的研究方向。2024-2025年,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29篇,其中二类B论文2篇,三类论文17篇;出版学术编著、译著、工具书等共7部。目前学院共有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研。

 人才培养方面,采取“3.5+0.5”办学模式,即本科生在校四年期间有半年在对象国留学。2021年开始,实行“专业语种+英语+微专业”培养方式,即在“双外语”的基础上,再从法学、汉语教育、会计、经济贸易等专业中选修1门微专业,使学生既有双外语运用能力,又掌握一门专业知识。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科优势特色,学院于2025年开设“越南语+法学”、“泰语+法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旨在培养掌握扎实的语言专业基本功、法学基础理论和国际法知识,通晓国际规则和全球治理法律规则,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较强的跨文化商务沟通与跨法系沟通能力的融通型涉外法治人才。近三年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项,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项。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稳步推进,东南亚学院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平均超90%。毕业生走向主要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就业单位涵盖外交部、中联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省级外事部门、四大国有银行、华为集团、腾讯集团等国家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也有毕业生在海外工作,包括世界四大律师事务所、跨国大型企业等企业和项目。

部分毕业生选择赴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包括英国伦敦国王学院、英国伦敦大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马来亚大学、印度尼西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

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截至2024年底,已与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缅甸、菲律宾等国一流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科研合作、教师互换、学生交换、硕博联合培养、联合举办学术会议及海外实习等合作项目。

关闭







中国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 第七教学楼 510420

电话: (020) 36207110 | 传真: (020) 36207110 | 报警电话:36206999

Copyright 2019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南亚学院(东南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