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亚非语言文学二级学科博士点

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学术研讨会专题报道】“2011研究生学术论坛——语言・历史・哲学与东方文化交流”



本网讯11月25日,筹备已久的 “2011研究生学术论坛——语言·历史·哲学与东方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在第六教学楼106教室举行。去年,东语学院已成功举办了第一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广外、中大、暨大、华工、华师等大学共同主办,各著名专家学者共聚广外共享一场文化盛宴。

出席此次会议的嘉宾分别有北京大学南亚学系主任姜景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林丰民,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滕军,东京大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副教授林少阳,中山大学人类学教授麻国庆,中山大学教授吴之桐,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远喜,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李雁南、广东工业大学教授林青华以及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开放时代》主编吴重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方凡泉,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吴俊峰,东语学院院长陈多友,学院党委书记敖湘晖,副院长林秀梅、丁国旗,党委副书记林茂辉以及部分师生也出席了此次盛会。

方凡泉在开幕式上致辞

方凡泉和中山大学教授吴之桐分别在论坛的开幕式上作了简短的致辞。方凡泉表示,希望此次研讨活动能够推动研究生事业的发展与腾飞。特邀嘉宾吴之桐此次研讨会为促进东方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及学术互动提供了东方语言教育及东方学研究的高端平台,希望研讨会持续举办下去,取得更大的影响。

在上午的专家演讲报告环节,中山大学教授麻国庆、北京大学教授姜景奎、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编辑中心主任吴重庆、北京大学教授滕军分别作了题为“文化惯性与社会结合”、“中国与南亚关系”、“语词密林里的儒踪、道影与佛光”和“日本传统文化与神性”的演讲。上午的主题报告会结束后,到场的所有嘉宾和与会的学生工作人员进行了大合影留念。

专家报告及主持点评

论坛现场

下午,与会的专家学者和我院全体研究生参与到了6个分科会的小组讨论中。围绕我院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成果等问题,众多专家学子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在分科会结束后的专家纪念性演讲环节里,香港城市大学副教授林少阳和北京大学教授林丰民分别作了关于“西学、明治日本的文学史书写与史学写作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晚清中国的影响”和“阿拉伯文学对欧洲及印度文学的影响”的主题报告,而陈多友发表的“跨越国界,共建东亚文化”的主题报告则成为了整个学术论坛的压轴演讲。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姜景奎麻国庆、林少阳、林丰民

会后全体专家学子在清雅园共进晚宴,这也宣告了“2011研究生学术论坛——语言・历史・哲学与东方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现场专家和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附:专家主题报告内容

一,“文化惯性与社会结合”

中山大学人类学教授麻国庆从儒教文化出发,探讨了文化传统惯性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他首先阐述了“现代性”的社会问题,指出在一个社会里,如果“文化的根”消失的话,会使这个社会产生焦虑,从而引发种种社会问题。麻国庆认为,与西方社会理论不同,受儒学影响深刻的东亚能在不彻底实现西化的情况下成功实现现代化,清楚表明现代化可以有不同的文化形式。他在实地调查中发现,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其受到佛教、伊斯兰教等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麻国庆洞悉了发展理论中的文化基础,强调根植于文化的发展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借助独自文化来进行区域建设,还极有可能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发展源泉。

在对中国社会的思考中,麻国庆重点指出“家”这一概念,认为其运行机制及文化逻辑具有极大的继承性,并举例说明现在中国社会对“房子”的追求,实际上是对“家”的追求。中国社会始终处于大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对于类别和关系的依赖,在现代社会中体现为“以和为贵”。对于中国人类学发展的反思视野,麻国庆指出三点:一是面对强大的儒家文明传统,人类学如何与儒家文化沟通;二是面对受儒家文化深刻影响的东亚社会,需要理解的是,这传统落地生根后由于当地社会结构差异而造成的不同现象;三是大部分少数民族都受到儒家化的影响,在中国的民族研究需以儒家体系为基础。中国人类学应当以结合社会传统与文化传统为特色,并重视与国家人类学的对话。

二,“中国与南亚关系”

北大著名印地语教授姜景愧以中国与南亚的关系为例,为我们讲述了外语学习及中国与周边的关系问题。

他提出了文化交流的民间性问题。两国高层领导之间的往来只是一种交往方式,政府的工作其实很有限,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民间交流。要知道“国相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腹相知”。中印交往,其实是两大文明的碰撞,因而我们应加强在精神文化方面的交流,更主动地广泛地了解和吸收印度文化,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

然而我们必须重视传统中国文化的缺失这一严重问题。现在很多人对传统文化持一种看不起,看不到,看不懂的轻视态度。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我们更应保持住自己国家的文化特色,因为那是我们千百年来的传承,是我们骨子里的东西。崛起只是方式,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幸福与和平。在努力崛起的同时,我们应清楚我国文化的“点”在哪里,我们的文化支撑又在哪里,用我们自己的方式进行发展。

面向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我们外语学习者究竟肩负着一种什么样的使命?语言方面的优势,使我们能够最早地了解到新的信息与知识。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语言的工具性,在虚心学习别国文化的同时,更要注重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因为我们不仅是自身文化的承载着,更是传达者。努力发扬我国文化,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为文化交流做出更大贡献,是我们外语学习者的重要使命。

三,“语词密林里的儒踪、道影与佛光”

现代很多学者都认为中国的软实力十分弱,证据就是文化产品进出口赤字严重。出版的图书、电视剧出口之少,与经济实力很不匹配。可是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编辑中心主任吴重庆则绕过GDP观点,从文化过程来解读中国文化。他认为中国文化非常富有消化力、生命力。接下来通过对一些日常词汇的解读,阐述这一论点。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范围极其广泛,本次讲座中吴重庆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道、佛三者为切入点来说明中华文化的广博多彩。

首先就儒、道、佛对中国上下层的影响进行说明。儒对上层的影响体现在修身养性、入世;道是清心寡欲,遗世独立;佛则超脱生死,明心见性。在对下层的影响方面来看可以觉察出,儒是睦宗教祖、孝道、务实;道是长生不老,消灾祈福;佛是随缘、报应。

其次就儒、道、佛的精神取向进行解释。它们的共性都是基于个人心性体验,其分别在于,儒教是现世规矩,讲究入世;道是现世超越,讲究出世;佛讲究来世解脱,是脱世。

接着,吴重庆就具体词汇来进行解读。“语言是我们存在的家”。洗涤词汇,居家便可宽敞明亮。关于“儒踪”的词汇,吴重庆列举了“天经地义”、“麻木不仁”、“通情达理”、“理所当然”等词汇,并阐述它们在过去都有入世、社会化的特点。就“天经地义”来说,“天经”其实指“孝”,代表家庭关系,“地义”指“忠”,代表君臣关系。关于“道影”的词汇,有“出生入死”、“虚心”、“随时”、“因为”等,它们相对于“儒踪”词汇,有出世、个体化的特征。“佛光”词汇可以举出“因果”、“世界”、“现在”、“摩登”等词汇。“摩登”在佛语中,非现今所谓的流行时尚的含义,而它原本是指人的欲望,带有负面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上的词汇可能都缺失了原有的思想,但是它们的的确确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层底蕴。

最后,吴重庆向在座的专家学子推荐《汉语史纲要》及《俗语佛缘》两本书,并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更好地了解和挖掘中国语言文化的特性。

中华文化“渊远细流”,即使每个词汇都有它深层次的文化根源。所以作为中国人,在说母语的时候理应常怀恩感之心。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尤其是青年人,更应该多读书,多读好书。文化自觉,从语词自觉开始。

四,“日本传统文化与神性”

北京大学教授滕军分别从日本传统艺术的生成、创作、作品、鉴赏、传承等五个方面,总结了日本传统艺术的特点,介绍了日本传统艺术与日本传统神道思想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滕军以日本庭院艺术为例,为大家说明了日本传统艺术的生成特色,即日本传统艺术始于原始自然信仰。日本庭院艺术始于最原始的“石”信仰。日本传统神道认为神无具体形象且万物有灵。石头本身即是神体,在设计庭院时,“石为主体,我为客体”。根据石体自然而成的姿态来设计。同时,因为日本属于四面环海的岛国地理环境,日本庭院还体现了对海洋之神的敬意。庭院内用沙石代替水流,模仿海洋的形态,“水流”与石体自然辉映,形成了日本庭院中独特的“枯山水”景观。

第二,滕军以能乐为例,为大家说明了日本传统艺术的生成特色,即主体与客体浑然融合的特质。能乐是与神的一种交流。作为主体的能乐师在表演时要求达到一种类似于神附体的三昧状态,作为客体的各种演出道具,包括舞台(等待神临的神域),乐器(乞神用)都体现着能乐这种乞神艺术与日本神道的紧密联系。

第三,滕军以茶道为例,为我们介绍了艺术作品的特色,即主体的暧昧性和象征性。正因为茶道把客人神化,所以在迎客时仅打开门,客人自进;送客时,客人自出,意味着神自由往来。而神不能直视,所以点茶时不与客人相对面,和客人也无眼神交流。而茶碗上花纹模样的暧昧也体现着日本神性格不明朗的特点。

第四,滕军以香道和花道为例,说明了日本人在观赏艺术作品时对感知和体验的重视,以及在艺术的传承上对模式复制的重视。日本神道的万物有灵思想,让日本人在品香时注重一一对待的意识。而花道中不能对任何模式提出疑问而只能按样模仿的要求类似于日本祭祀习惯的传承方式。

在最后的总结部分上,滕军认为日本的传统艺术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其精神背景依靠于日本传统的神道思想。日本“神”的多样性和暧昧性以及与“神”的接触方式都给日本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五,“阿拉伯文学对欧洲及印度文学的影响”

北京大学教授林丰民作了题为“阿拉伯文学对欧洲文学与文化的影响”的演讲。林丰民以“任何文学的形式与发展都脱离不开外国文学对其的影响”这一理论为引子,深入谈到阿拉伯文学对欧洲文学与文化的影响。在文学的影响方面,他以阿拉伯文学经典著作《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题材为实例,详细地介绍了阿拉伯文学对欧洲文学家薄伽丘作品《十日谈》在故事框架式结构及内容题材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此外,林丰民还提到了《一千零一夜》对乔叟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影响以及另一部阿拉伯经典著作《卡里莱与笛木乃》对《格林兄弟》等寓言故事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等等。在文化的影响方面,林丰民借助富有阿拉伯风情和文学元素的图片,分别说明了阿拉伯文学对欧洲艺术铜雕、芭蕾舞蹈、音乐、绘画及电影等的影响。另外,林丰民还在演讲中谈到,古代阿拉伯文学《玛卡梅》里的文学艺术如何对欧洲“流浪汉小说”产生了影响,以及安达卢西亚文学《彩锦诗》和阿拉伯文学作品中多次提到的“骑士精神”等等是如何对欧洲文学与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林丰民的专题报告为出席本次学术研讨会论坛的各位专家学子展示了阿拉伯文学丰富多彩的一面。

六,“西学、明治日本的文学史书写与史学写作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晚清中国的影响”

东京大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副教授林少阳的演讲题目为“西学、明治的文学史书写与史学写作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晚晴中国的影响”。演讲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丹纳的文学史写作怎样影响明治文学史的叙述。林少阳首先引用丹纳的原话来说明文学研究确实对历史的认识和历史的叙述产生过影响——“史学被改变,在德国是在一百年间,在法国则是在六十年间。而且,都是因为文学研究而引发的”。第二,日本的文学史写作与日本的国史写作之间的关系。人们欲明瞭这一点,则不可避免对日本“国文学”概念形成的问题进行探讨。因为事实上日本的文学史写作与日本的国族历史写作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第三,明治日本的史学写作对晚晴改良思想家梁启超(1873-1929)史学思想的影响。第四,明治日本的文学史写作对清末民初中国本身的文学史写作的影响。林少阳聚焦于日本和中国的现代史学成型的问题,尤其是日本文学史书写成型的问题上,从多学科、多角度出发探讨哲学、史学和文学的互动关系。

演讲的最后,林少阳用三句话来作总结——“不明中国,难明日本的近现代”,“不明日本的近现代,中国的近现代同样是不容易理解的”,“中国、日本的近现代都不可避免地与西方的近现代处于不可分割的关系性中的”。

七,“跨越国界,共建东亚文化”

东语学院院长陈多友首先以两个日本近代人物——福泽谕吉和冈仓天心为切入点来谈共建东亚文化的问题。福泽谕吉和冈仓天心两人属于日本近代文明启蒙期最重要的人物之列。福泽谕吉认为日本应该“脱亚入欧”;而冈仓天心则提倡“现在正是东方的精神观念深入西方的时候”,强调亚洲价值观对世界进步作出的贡献,即“亚洲一统”论。但是从各个国家或地区来看,东亚一体化仍然存在很多现实困难,诸如日本的神国皇统观念,南海问题,台湾问题等都在对东亚一体化的进程造成极大的阻挠,国民国家之间的界限实在难以超越。

接着,陈多友进一步对以上两位历史人物的启蒙思想展开分析。福泽谕吉的中日价值观是认为中国属于政教合一,而日本则是走中间路线,可以说是政教分离。但是其思想的不足之处在于,仅从儒教政治角度归纳中华文明,没有看到内在的道教与佛教的影响。冈仓天心试图通过“一统”论来分析儒教、道教和佛教的本质,认为儒教强调人的共同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佛教崇尚人的自由;道教则强调部分从属于整体,回归自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儒教的思想。冈仓天心还指出西方主张脱离自然,而东方则是主张如何亲近自然。但是冈仓天心的思想也存在不足,比如过于东方化的问题。

最后,陈多友还指出了现今存在于亚洲内部的诸多问题,像粮食问题,环境和人口问题等,进而谈到我们国内各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使命问题——我们在广泛学习世界各种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努力推进学术研究,让中国的高校及研究机构成为世界共同体的领导者,成为中日乃至亚洲国际研究的据点之一。

文字:陈文浩

邓宇阳

行琳

王玥

曹璐

王娉婷

单晓亮

徐娴

张媛媛

倪晓鹏

图片:倪晓鹏

钟东彤

陈文浩

关闭







中国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 第七教学楼 510420

电话: (020) 36207110 | 传真: (020) 36207110 | 报警电话:36206999

Copyright 2019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